星期天早上,來到三峽準備參加藍染DIY的活動,
如果沒塞車的話,從林口到三峽真是迅速啊~
這次的活動訊息是從小瑾以前唸的幼稚園園長先生那兒得知的,
我們一家以前都沒有玩過藍染,這次真是躍躍欲試呀~
集合地點是香煙裊裊的祖師廟,裏頭有很多精細的雕塑,
趁著等待其他人到齊的時候我們稍微進入逛逛,
小瑾指著某雕刻細數這是魚、這是海龍...etc,
走上二樓還有巨大的鐘和鼓,沒想到懼高的小瑾這時候居然再次展現他的恐懼,
我們就只好迅速地下樓去。
然後來到祖師爺廟對面的橋上,沒想到view還挺好的呢~
在橋的樓梯邊看到一條銀色的滑道,
我問老公那是啥,是下雨天讓水流下去的水道嗎?
老公說應該是給腳踏車用的吧
結果旁邊剛巧有位太太走過,用台語說了那是給XX車的,讓我頭上飛了一堆問號,
原來她說的是孔明車,經過老公解釋,我才了解孔明車居然就是腳踏車,
我小時候都說卡打掐,也聽過鐵馬,但還真沒聽過孔明車的說法,也太多種名稱了吧吧吧吧吧
總而言之,因為人到齊了,我們就步行前往沒多遠的藍染展示中心,是在巷內
不管向內或向外看,都可以看見藍染工坊四個大字
走進去會先看到一個入口,展示中心擺了許多藍染作品,衣服、袋子、擺飾品等等,
再更進去,就是自己動手DIY的染布區囉~~~
大家在教室裡找好了位子坐下
發下了一塊白布,就是要讓大家揮灑創意的材料~
經過老師講解方法(例如想要染成什麼花樣,要如何用工具扭、紮白布)
然後就可以開始自己動手啦~
把白布東扭扭、西轉轉,用橡皮筋綁了好幾處,好像完成了
老公也很快地完成了
這幾個就是大染缸啦~
想不開跳進去,再出來就可以變成納美人了
(不過一開始浸到染料是綠色的,要經過氧化才可以順利成為藍色納美人)
老公一馬當先就把白布浸下染缸
根據說明,要完全浸下去3-4公分以下,
總共要浸三次,前兩次各3分鐘,第三次2分鐘,
想要顏色深一點還可以多浸幾下,
浸染料的時候,順便按摩按摩白布,讓顏色可以吃進去
拿起來時,先用手把布擠乾,讓它不要一直滴染料
老師說明氧化過程可以把一些皺褶處用手或竹筷撥開,讓顏色可以滲進去
小瑾也全副武裝戴好手套、穿好圍裙,
不過他的作品就是把一堆製作花樣用的竹筷、竹片和橡皮筋綁在一起
因為使用的是吃手扒雞的塑膠手套,大概太脆弱了,
我浸染料的過程中一直破掉,手都直接接觸染料了,
想說染料碰到手還有點刺痛感哩,後來才發現因為手上有傷口@_@
結果雖然順利染好,解下手套後發現我的兩手大拇指處都已經納美人化了Orz
解開橡皮筋的過程真是期待啊,不知道會變出什麼的花樣,
有種選了食物卻要等吃下去才知道是什麼口味的刺激感,
不過...雖然是我想要做的花朵,但是花樣卻完全不是我想的那回事啊啊啊啊啊T______T
那個最大一朵扭曲的樣子,
難道是我在氧化過程中手癢把橡皮筋轉緊的地方扭來扭去造成的!!??
倒是老公的成品就如他所設計的,
是成功的星星,真是太厲害了嗚嗚嗚
一排藍布掛著晾乾的樣子還挺美的哩~~~
有不少作品都挺讚的(還有人做出一個成功的愛心,還有更美更大顆的星星)
小瑾也幫爸媽拍出一張成功的照片~
趁著染布晾乾的當兒,
我們參觀了展示中心內的作品,
小瑾也很高興地蓋了幾個中心的紀念章,
也在空地跑來跑去發洩精力
因為天氣實在太好了,沒兩三下染布就乾了,
我們把染布裝進袋子裡,
拿了後續處理的說明單(原來回家還要晾一個星期,然後進白醋水後續處理)
DIY活動就此結束,大家就原地解散囉,
而我們接下來的行程,就是前往三峽老街吃吃吃吃吃解決民生問題~